【鉀鹽(yan)礦常(chang)識】目(mu)前(qian),世界上已(yi)發(fa)現的鉀鹽(yan)礦床和含鉀鹽(yan)湖(hu)鹵(lu)水,分布在六(liu)大(da)洲的二十六(liu)個國(guo)家。其中(zhong)儲量超過億噸的國(guo)家和地區有9個。
中國的(de)含鉀資源(yuan)種類(lei)較(jiao)多(duo),除了儲量(liang)巨大的(de)不溶(rong)性加快資源(yuan)以外(wai),還擁有大量(liang)的(de)鉀鹽湖、地下鹵水(shui)、海鹽苦鹵等(deng)資源(yuan)。鉀石巖礦,在中國也有發現,并正在開發和利用(yong)。
據(ju)統計(ji),中國可溶性鉀鹽已(yi)探明儲量的礦區(qu)有十三(san)處,主(zhu)要(yao)分布(bu)在(zai)青海、云南和(he)四川三(san)省。
青海省(sheng)柴達木盆地察爾汗鹽湖,是(shi)中國(guo)含鉀(jia)鹽湖鹵水資源非(fei)常(chang)豐富的地區,在(zai)(zai)五千八(ba)百多平方公里的面(mian)積內,蘊藏這(zhe)巨量的氯化(hua)鉀(jia)。1979年,國(guo)家確(que)定在(zai)(zai)這(zhe)里建立氯化(hua)鉀(jia)生產基地,總(zong)規模為年產鉀(jia)鹽100萬噸,氯化(hua)鉀(jia)皮內大(da)于90%。目(mu)前第一(yi)(yi)期工程已(yi)經(jing)開始建設,預計1989年建成投產。這(zhe)將(jiang)是(shi)中國(guo)第一(yi)(yi)座大(da)型鉀(jia)肥廠。
云南省思茅地區勐野井鉀石鹽礦,是中國于1963年(nian)發現(xian)的第一個古(gu)代鉀鹽礦床。自1973年(nian)開始,進行著小過敏的浮選法生(sheng)產(chan)。此外,四川省自貢制鹽工業中,利用含(han)鉀苦鹵,也(ye)在生(sheng)產(chan)一些氯化鉀副產(chan)品。
目前,中國每年生產氯化鉀大約7-8萬噸,其中4萬多噸是由鹽田日曬光鹵石和鉀石巖礦經浮選法(fa)制(zhi)得的(de);其(qi)余(yu)部分是由(you)制(zhi)鹽(yan)的(de)母(mu)液(ye)提取的(de)。
更多關于鉀鹽礦床的相關信息,我們將會再下面詳細為您介紹,你可關注我公司官方網站://gzhqcs.com了(le)解,也可撥打(da)0371-64373366索取。